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衛教宣導 > 衛教達人(off)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「國小學童臼齒窩溝封填補助服務方案」施作-問與答

「國小學童臼齒窩溝封填補助服務方案」 Q1:國小學童窩溝封填服務之實施對象為何? A1:103年9月起擴大服務對象至所有國小一年級學童(出生日期為96年9月2日至97年9月1日(含)),及原弱勢方案二年級學童(低收入、中低收入、身心障礙者、山地原住民鄉及離島)。 Q2:窩溝封填服務內容為何? A2: 一、包括4顆第一大臼齒的封填、口腔檢查、口腔衛教指導或學校團體衛教。 二、封填後6個月及12個月時,要回牙醫院診所,或由學校統一規劃,由牙醫師進行評估檢查或脫落補施作,及為新萌出的大臼齒進行窩溝封填。 Q3:有多少學童可以受惠?政府一年要支應多少經費? A3:擴大服務對象為103年9月起入學的所有國小一年級兒童,預計有19.6萬名學童受惠,支應約9,400萬元。 Q4:接受窩溝封填服務時,須攜帶哪些證件? A4: 一、 須攜帶健保卡。 二、 弱勢族群另須攜帶之證明如下: (一) 低收入戶及中低收入戶之國小二年級學童 1. 具福保身分,即屬健保第五類被保險人,合於社會救助法規定的低收入戶成員。 2. 經依社會救助法認定為中低收入戶,且取得戶籍所在地鄉(鎮、市、區)公所出具之證明。 (二) 山地原住民鄉及離島地區之國小一、二年級學童:由施作所在學校所在地認定,如到醫療院所接受服務須攜帶戶籍謄本。 (三) 身心障礙之國小一、二年級:持有核發之身心障礙手冊或身心障礙證明。 Q5:如學童未帶健保IC卡時,如何處理? A5: 一、如當日未帶健保IC卡,則由牙醫師以例外就醫方式提供服務。 二、如學童未辦理投保而無健保卡者,請學校向健保署轄區業務組顧客服務科通報,由健保署協助辦理投保及製發健保卡,以保障學童就醫權益。 Q6:何處可以接受到服務? A6: 一、牙科醫療院所服務:牙醫資源較充足的都會地區,家長或照顧者可持健保卡,就近帶學童至健保牙科醫療院所接受服務(請先預約門診時間)。 二、校園牙醫師服務:如學校已有到校園服務的牙醫師,學童經家長同意後,持健保卡於學校接受服務。 三、學校巡迴服務:如屬牙醫資源缺乏的偏遠地區,衛生福利部結合健保牙醫師偏鄉醫療團,或由衛生局與各地牙醫公會協調牙科醫療院所至學校提供服務,學童經家長同意後,持健保卡於學校接受服務。 Q7:接受窩溝封填服務,要注意什麼?需要多久時間?會不舒服嗎? A7: 一、學童的第一大臼齒必須完全萌出,且無明顯蛀蝕才可施作窩溝封填。 二、施作時間大約需要15-30分鐘。 三、可能有少數兒童,於施作當下,有短暫的咬合異物感,或是藥劑造成的酸味及異味,都是正常情況。 Q8:施作過程不小心吃到怎麼辦?做完可以吃東西嗎? A8: 一、如果施做過程中誤食微量窩溝封劑,不會有安全性的疑慮,是一種安全、較無毒性、副作用的齲齒預防措施,完成窩溝封填不會影響正常咬合,也不會讓人不舒服或敏感。 二、窩溝封填如一般補牙一樣,施作後可立即吃東西。 Q9:如學童因無法配合未能施作,如何處理? A9: 一、服務當日,學童因故無法配合施作,如牙醫師可協助健保IC卡退掛作業,取消IC卡上的服務紀錄;家長可擇期,持健保IC卡帶學童至牙科醫療院所施作,不會影響學童的權益。 二、如超過24小時,無法辦理健保IC卡退掛作業,則由牙醫師開立相關證明,以利家長持證明至其他牙科醫療院所接受服務。 Q10:接受服務時,發現學童其他牙齒因齲齒或其他原因需要治療,該如何處理? A10:若檢查結果經醫師判斷需進行後續矯治或另有其他牙齒問題,請家長持健保卡另行約診矯正治療。
  • 市府分類: 衛生醫療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6-12
  • 發布日期: 2014-11-21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東勢區衛生所
  • 點閱次數: 427